近年来,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,利用网络以“免费诊股”、“送黑马股”、“内幕消息”、私募基金为幌子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、欺诈投资者的案例不断增多,主要套路有:
一是个人或机构利用网络直播平台、微信、微博、QQ等工具招揽客户,以“股神”、“大V”自居,号称拥有资深投资背景、神奇实战业绩,以“锁定牛股”、“推荐黑马股”等吸引眼球,利用“高手指导”、“内幕信息”等名目宣传诱导投资者充值购买“金币”“鲜花”等直播平台虚拟币或礼品,或通过“直播订阅”“收费文章”“付费问答”等各种项目让投资者持续缴费。
二是利用不当手段获取个人电话信息后,雇佣专人进行撒网式电话营销,使用事先设计的诈骗洗脑式“理财话术”,以提供老师指导或代客操盘,保证高额收益等手段,反复纠缠诱导,骗取“咨询费”、“服务费”或收益分成。
三是不法机构或个人假冒知名证券公司、基金公司,或使用与知名机构相似名称,或自称私募操盘机构,通过举办免费证券投资讲座、报告会等现场宣讲方式或电话营销手段,谎称具备发现和操纵涨停股能力,诱骗投资者接受其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或委托理财服务。
在此提醒投资者在投资咨询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。第一要擦亮眼睛,投资者应仔细核查相关机构是否具有证监会许可、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资质,可以通过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到合法机构和人员名录,在投资咨询时还应当仔细查看该机构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包含“证券投资咨询”。证券业协会网站设有非法仿冒机构信息公示专栏,投资者可予以关注。第二要索取并查验合同,通过合法机构从事任何证券活动,都必须签订书面合同。不能提供合同或只能以传真、邮件方式提供合同副本而不能提供合同书面原件的,要坚决拒签;同时,要高度警惕,仔细查验合同内容,防范单方免责条款陷阱。第三要高度警惕,切勿向对方个人账户汇款。合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一般通过公司专用收款账户收取咨询服务费,对于那些要求将钱打入个人银行账户的证券咨询活动,投资者要格外小心。
来源于江西证监局